明星资讯
即时娱乐快讯:

当前位置:名人汇 > 娱乐新闻 > 图解娱乐 > 正文

小学生大数据分析苏轼背后 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有大招

发布于:2017-11-25 15:06 人围观+去吐槽

导读:小学生大数据分析苏轼背后 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有大招

  小学生大数据分析苏轼背后: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有啥“大招”

  新华社成都11月24日电(记者陈健)不久前,一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发表在公众号“清华附小2012级4班”上,很快在朋友圈刷屏。23日,第八届(眉山)东坡文化节在四川眉山市开幕,来自全国众多中小学的校长和教师,就如何让孩子爱上传统文化展开了热议。

  “大招”一:课题研究

  “数据证明苏轼是名高产作家……”“通过数据看苏轼的人生经历……”这是《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中的部分内容,虽然从文章来看,家长对孩子的“帮助”似乎多了些,但专业化的定量研究得到不少网友称赞。

  眉山古称眉州,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的故里。眉山至今保存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居。此次眉山举办的东坡文化节上,清华附小副校长王玲湘表示,今年,清华附小以苏轼诞辰98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小学生致敬苏东坡”的活动。

  王玲湘说,学生们用课前演讲了解苏轼生平,在晨读时间吟诵苏轼的诗词,暮省时间进行游戏“飞花令”,临摹苏轼的书法和画作,老师还推荐学生们观看了纪录片《苏东坡》。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学生们也产生了很多问题。利用假期时间,学生们进行了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

  本次共完成课题研究报告23份,研究主题各有不同,例如《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行走的苏轼》《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苏轼vs李白》等。火遍朋友圈的《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展示了其中部分内容。

  “大招”二:行万里路

  苏轼一生辗转各地,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海南儋州、广东惠州、湖北黄冈等很多地方至今留存着苏轼遗迹。杭州西湖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苏堤”,就是当年苏轼主持修建。

  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杨宇说,千百年来,那么多的文人雅士和老百姓对苏轼如此推崇,这不全在他艺术成就之高,更在于他具有中国文人的高尚人格和以民为本的人文情怀。各地的苏轼遗迹是很好的文化传承载体。

  上海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科研室主任樊阳说:“苏东坡的一生是行读的一生,追随他的足迹,让我们不断坚定行读学习的意义。”

  在课外,樊阳和学生一道,沿着苏东坡的“文学地图”湖州翰墨亭、杭州苏东坡纪念馆、镇江……一路追寻苏东坡的足迹。

  “行读课程构成天地人、书籍与现场、书籍中的历史人物与现场当代人物之间的多重对话关系,通过观览中的对话完成语文和其他人文教育。”樊阳说。

  “大招”三:校园文化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四川省此后迅速实施“四川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眉山市出台《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行动方案》。

  在眉山市东坡中学,学校从“东坡特色”及“地域特色”两方面下功夫,编印校本教材《魅力东坡》,分为“我的东坡,我的故乡”“少时勤学早,为官坎坷多”等六单元,共20章。校长何卫东介绍,每一章节既凸显东坡特色,又紧扣中学生认知能力。

  与三苏祠相邻的苏祠中学每年都会开展两次主题鲜明的东坡文化活动,一是文化艺术周活动,融入大量东坡文化元素,通过苏轼诗词诵读、话剧表演、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加深了对东坡文化的了解。二是每年九月开展“弘扬民族精神活动月”,师生参观“三苏”古迹、讲苏轼故事、品东坡菜、写游记,开展征文比赛、书画创作比赛等。

  “将东坡文化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不仅提升了素质教育品质,更彰显了文化立人、以文化人、文化育人的功效。”眉山市教育体育局局长廖仁军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名人汇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图片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首 页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用户协议 - TOP↑

copyright © 2020 名人汇 All Rights Reserved